发表于:2024-12-31 09:21:06
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鹅湖镇境内的荡口古镇,是一座免费向游客开放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听说这里有“小苏州”、“银荡口”的美誉,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。
未进北大门,我们就被一座高高的四柱三门大理石牌楼所吸引,牌楼高约三丈,宽四丈有余,上层翘顶飞檐,门楼上方的正中镌刻着金黄色的“荡口”二字,取自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手迹,中间的两个门柱上刻着一幅对联:孝镇义庄吴韵千年臻荡口,高才绝技群贤一脉出鹅湖。据说,唐伯虎点秋香的爱情故事,就发生在这里。
走过千虑桥,穿过一段头顶缀满各色方形灯笼的长廊,就来到了一得榭。桥与榭的取名,来自成语“愚者千虑必有一得”,桥榭呼应,隔廊相望。水榭北面的廊檐正中悬着一块黑底黄字的“一得”匾额,落款是华氏家族的始迁祖华贞固,他以愚者自谦,希望自己能够千虑一得。正对水榭是一座花笑池,花谐音华氏的“华”,笑则是取自唐伯虎点秋香的“三笑姻缘”。这里是古镇中最大的一片观景池塘。午后,虽然艳阳高照,前来拍照打卡的人依旧络绎不绝。
我们踏着青红驳杂的窄石板路,沿仓河南街一路东行,路两旁大多是各种诱人的特色美食和错落有致的精品民宅。幽深的小巷里,不时有古宅深院闪过,都是雕刻的门窗,红褐的油漆,雪白的墙壁,古朴的青砖黛瓦,让人觉得如同穿行在水墨画中一般。
桥,是架在纵横河道上街与街相连的纽扣,二十八座桥像二十八粒纽扣,扣住了古镇的神秘庄严,却扣不住这里的依依风情。每座桥的名字各不相同,卖鱼桥、永安桥、武圣桥、文昌桥、耕读桥等,每座桥都有一段属于她的独特历史故事。
如:始建于弘治年间的卖鱼桥,就是因为当地居民在此买卖湖鲜而得名。站在文昌桥上向东望,清凌凌的河水映照着蓝悠悠的天空,也映照出两岸白墙黛瓦的倒影。远处装饰一新的游船在如烟的垂柳里欣然待命。桥头巷尾,一面面撑开的油纸伞像敷在古镇脸庞的胭脂,姹紫嫣红;一串串彩虹灯笼像小憩于古镇肩头的翩迁蝴蝶,迎风飞舞。
名人故居是古镇的一大特色。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、近代数学家华蘅芳、国学大师钱穆、漫画家华君武等名人故居均在这里。座落于仓河北街的王莘故居,正敞着门,我们几人走进去转了一圈。
展馆分为“歌起荡口”、“歌声引路”、“歌者不息”三个部分,分别向游客展陈王莘的生平事迹和他创作的经典歌曲。“五星红旗,迎风飘扬……”当我们哼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,你是否知道歌曲的创作者是谁吗?对,就是王莘。
他创作的这首歌被誉为“第二国歌”,他本人也是中国音协“金钟罩”终身成就奖获得者。大门西侧临街的墙壁上雕塑着一双音乐指挥时的巨型大手,与展馆门口的王莘巨型雕像相呼应,使人仿佛身临指挥现场,忍不住想放声歌唱。
接着,我们便来到花颜桥旁的华氏义庄。义庄,是我国旧时代大家族为赡族济贫、助学施善而设立的田庄,相当于今天的慈善管理机构。华氏义庄,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、规模最大、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。义庄由江南望族华进思和华公弼父子创建于清乾隆年间,后续子孙又陆续进行了修建。房屋共四进,从南向北依次为隔河照壁、码头、八字照壁、门厅、轿厅、正厅和后厅。
门厅旁有碑记,侧墙嵌有条石,梁枋和斗拱上有彩绘与雕刻,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。
我们三两步跨过一座柔柳拂面的小桥,扑入眼帘的是一座五米多高的关公青石雕像。仰望这个左手捋须、右手持刀的红脸大汉,敬仰之情油然而生。雕像四周摆满的各色盆景,减缓了瞻仰者不少畏惧感。这座关帝庙,由举人华祖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。
进入大门,绕过天井里一人多高的大香炉,我们就来到伽蓝殿。大殿正中供奉着关羽塑像,关平、周仓胁侍左右。此外,还有其他一些神塑。在门东侧的木桌后面,悄没声地竟端坐着一位身披黄袍的僧人,着实吓了我一跳。尽管他面前的木桌上摆满了各式供香,我还是迫不及待地逃离出来。
一抬头,大门上的楹联“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三河,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”赫然入目,穿过岁月的长河,人们对关公的尊敬和爱戴依旧有增无减,古镇人对孝义的传承也由此可见一斑。